穿上定制就能好看吗?
西装“结构”究竟是什么东西?
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如果说,第一个发明增高鞋垫的人,是满怀着罪恶的作弊感将它放进鞋里的,那么第一个往西装里加胸棉和肩垫的裁缝也其实有着类似的心情。也许我们终于该深入一些,从外至内,来看看我们常常提到的西装“结构”究竟是什么东西?
从更坏到更好的“西装定制店”,几乎千篇一律地都爱在自己店门口展示这样一件体现西装结构工艺的半成品式样衣,对定制西装多少有些了解的人而言,也许它已是一个眼熟的意象,但又有多少人明白“西装结构工艺”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即使是放置它的人,也有大部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
对于一个体型并非健美,甚至是颇有些发育不佳或是肥胖倾向的普通人,一件完全“合身”的衣服能让他就看起来很美了吗?这显然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完美裁剪并不能让你的身材完美。
假如你觉得自己肩膀线条不佳,胸部平平,没有腰还小腹凸出,合身能给你带来什么诱惑?有时候,诚实就是如此的令人难以接受,而美图秀秀和PS却无时无刻地不在拯救现代人剩下的那一点可怜的自恋心。
爱德华八世永远是更好的例子,天生身形瘦弱的他左边是穿着没有结构的海军制服外套,右边则是明显有塑身效果的定制外套。
如何塑造西装“结构”?
倒退回那个照片真实自然的年代,机智的裁缝用软硬适中的肩垫,厚薄合宜的胸棉,以及适当的扣位调整,重塑你的肩膀、挺拔你的胸部,以及造出一个或真或假的腰线——显然,这些小手段就像是建筑的内部钢筋一样,只能被巧妙地藏在两片薄薄的面料中间,而衣服看起来,仍然只是一件衣服而已。
这些来自裁缝的小手段就是西装的内部钢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人刚开始接触到西装时,总以老套的营销语言说,西装有300多道工序,其实这并非空穴来风的妄造。对西装内部世界的探索,从19世纪初一路发展至今,一代代裁缝细细研究着如何用小小的细节手段改变或衬托出人体之美,从而积累出如今这样丰富的微调手段。某种程度上来看,没有比一件复杂结构的西服,更像是现代人的盔甲了。
除去这些复杂的“作弊道具”所展现的“不合身之美”,传统英式剪裁 Drape cut,通过留出胸部与袖部余量为更主要特征,却同样难以用合身的概念简单解释:用复杂的裁剪手段让胸部两侧留出精心预设的两道竖向的浅浅褶皱(本质是大小上多留的余量),强烈地凸显了男士胸部的比例。
往下再圆润地收拢腰身,又反衬出下摆和胸部的对比,也深度反映了传统西装穿着对宽肩、阔胸、蜂腰、阔下摆这组身形比例元素的追求。如果我们测量一下这些衣服的尺寸数据,与穿用者的实际身材数据相对比,就会发现其中有着极大的差异。
上面左图是标准的 Frederick Scholte 式的 Drape Cut,这个更早出现在萨维尔街A&S店里的招牌裁剪,来源于瑞典的裁缝们所追求的审美标准,而右图是一张始于1863年延续至今的瑞典老店 A.W.Bauer 的当代作品,同样非常标准且深度地体现了这种裁剪的美感。
今天聊到简单的内部工艺,手纳驳头与胸衬都是大多数人能够简单反应过来的“硬指标”。这指的是,用马鬃等材质的内衬构成西装内部的筋骨,而用手缝的方式保证其经年耐用,且展现出美观的弧线。
随着意大利流派的风行和现代休闲理念深入人心,让更多人在接受了基础手缝纳衬等工艺的同时,更想要追求去掉胸棉、肩垫一类的结构,轻松潇洒的衬衫式外套质感。但盲目地跟风流行总是很难让人找到让自己看起来真正“更好看一点”的衣服,其关键还是在于对西装工艺细节上的根本原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究竟应该如何去判断和分析自己的身体适合哪种风格,或是适合哪种风格里的哪一些元素,除了长年累月的多买,多穿,多用,并和裁缝交流,没有其他捷径。